体育课篮球投篮教案(精选5篇)

17Apr

Posted on Apr 17, 2025

_0
_1
_2

体育课篮球投篮教案(精选5篇)

体育课篮球投篮教案 篇1

  一、教材分析

 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而进行的攻守交替、集体对抗的球类运动项目。经常参加篮球活动,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。篮球运动形式灵活,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,且便于普及,因而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。

  本次课教学内容为原地单手肩上投篮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投篮技术,也是比赛中应用广泛的技术。结合投篮比赛等练习方式,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,增强个人的自信心。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喜欢投篮的特点,让学生理解动作要点,通过练习提高投篮命中率,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并为以后的教学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。

  二、学情分析

  学生对篮球活动兴趣高,对篮球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欲望,喜欢表现自己,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,因此对本课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求知欲。只要激发得当,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很高。

  虽然学生掌握一定的篮球投篮技术,但掌握的技术动作并不规范,个别学生心理因素不够稳定,自我控制能力较差,因此在教学时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,丰富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组织,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,使教学顺利进行。

  由于学生篮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,有些同学怕自己动作做不好而难看,练习时可能出现比较被动,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技术特点安排练习,不要过分强调动作要领,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达到教学效果。

  三、教学目标

  1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,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篮球运动技能学习中来。

  2、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篮球投篮的基本技术。

  3、利用篮球运动发展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,和协调能力,同时进行安全性教育。

  4、通过篮球运动树立对自己的信心。

  5、体验自主学习,合作学练,共同协作的能力。

  四、重、难点分析

  重点:出手时手臂和肘关节的动作

  难点:投篮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及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

  五、教学方法

  本课采用了讲解、示范、启发、竞赛等教学方法,以及各种练习方法。分步分层的递进,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。帮助学生运用自主、合作、模仿、创新、探究的学习方法。通过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,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,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,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。

  六、教学过程

  (一)准备部分

  一、课堂常规

  1.整队、清点人数。

  2.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注意事项。

  3.检查服装,安排见习生。

  二、游戏:滚球接力—全班分成四组,排头一个人分别拿两个球,从起点用双手把球滚到球场中线再滚回来,击掌后第二名同学出发,直至结束。

  (二)基本部分

  一、分组进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,教师提出问题。

  二、优秀学生进行展示:每组选一名。

  三、原地单手肩上投篮;动作要领:以右手投篮为例。两脚左右或前后开立,两腿微屈,重心在两脚间。右手五指自然分开,以指根以上部位持球,手心空出,屈肘置球于右肩上,左手扶球左侧。投篮时,两脚蹬地、伸膝,右手随势向前上方伸直,接着手腕前屈,食指、中指用力拨球,通过指端将球投出。球出手后,身体向上伸展,脚跟微提。

  重点:出手时手臂和肘关节的动作

  难点:投篮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及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

  1、原地持球-举球-投篮模仿

  2.原地正面近距离投篮

  3.有防守(消极或积极)的投篮练习。

  四、投篮比赛:分成4组进行比赛,每组排成一路纵队,一个接一个投篮,每投进一球全队所有同学大声的报数,哪个队投进的球数多为胜,输的队进行小的身体素质练习。

  (三)结束部分

  一、集合整队

  二、收拾器材

  三、放松练习

  四、讲评下课

体育课篮球投篮教案 篇2

  游戏意图:

  为了丰富孩子的幼儿园生活,定期给孩子设计和准备精彩的亲子游戏,对于孩子来讲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,当幼儿园组织活动时,家长一定要积极参加。

  游戏准备:

  校园凳子、篮球、木棒

  游戏过程:

  1.孩子们和自己的家长组成一个小组,然后,去领取一个凳子,一个木棒,一个篮球;

  2.根据组织者的提示,每个小组分别占据一个位置,然后,按照顺序进行排列;

  3.准备开始比赛之前,先由家长开始游戏,每个家长和孩子分别有10次用木棒打篮球的机会;

  4.家长们站到凳子前大约1米左右的位置,开始投球;

  5.家长投球结束之后,记住投进去的球的数量,然后,换成孩子继续投球;

  6.将孩子和家长投球完成总量进行相加,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;

  7.给获胜的小组颁发奖品吧。

体育课篮球投篮教案 篇3

  活动设计背景

  前不久,我看见办公室有很多的废旧报纸,于是我就变废为宝。把这些报纸做成了一个个颜色漂亮的纸球,然后投放在操作区。我发现我们班的很多孩子对这些球非常感兴趣,还经常投过来投过去。于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,锻炼幼儿的臂力,我便开展了这次投球入圈的活动。

  活动目标

  1、通过活动,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,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。

  2、锻炼幼儿的臂力和投掷的准确性。

  教学重点、难点

  教学重点:通过该次活动,培养幼儿的寿宴协调能力。

  教学难点:培养幼儿能够准确的投球入圈的能力。

  活动准备

  音乐、一定数量的纸球、把幼儿分成四人一组

  活动过程

  1、教师带领全体幼儿做准备活动,为幼儿投球奠定基础。

  2、活动结束后,教师把幼儿分成四人一组,并鼓励幼儿各自站好围成圈,对个别幼儿给予帮助。

  3、教师讲述游戏规则:四人一组,三人手牵手围成圈站好,另外一个幼儿拿着球距离约2米处投球入圈。若投中就替换三人中的一人,重新开始游戏。

  (投球时要注意安全,不能将球投到其他小朋友的身上。)

  活动延伸:

  根据幼儿投球的准确性,可以将圈变大或者变小再进行游戏。

  活动结束:

  活动结束,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做放松运动。

  

  在这次投球入圈的活动中,基本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,使幼儿能够参加到这次活动中来,幼儿也表现的特别优秀,基本实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。尤其是在幼儿投球的时刻,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,为了能够让球顺利入圈,其他三名幼儿也非常积极的配合,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。虽然整节课是在户外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,但是课堂秩序却是井然有序的,充分体现了幼儿在玩中学,学中玩的教学。

  但是这次活动的组织的实施过程中,我有些方面做的还很不好,比如游戏开始的时候,我应该把圈由大到小进行变化,可以由5个人减少到4个,然后再递减,这样幼儿玩的应该更加开心,更加愉快。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,我应该注重这方面的考虑,让活动有易到难,从而培养幼儿的能力。

体育课篮球投篮教案 篇4

  教材内容

  篮球:运球、双手胸前传接球

  课的目标:

  1、认知目标:进一步建立运球,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。

  2、技能目标:巩固提高运球、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,发展灵敏、速度、耐力等身体素质。

  3、情感目标:培养学生勇敢、机智、果断、胜不骄、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、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。

  开始部分

  1、体育委员整队,清点人数。并向教师报告。

  2、师生问好,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,以及注意事项。

  组织:成四列横队集合。

  要求:精神饱满,注意力集中。

  准备部分

  一、配乐游戏:小渔网

  方法:游戏开始,担任“小渔网”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,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、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,被触到者加入“小渔网”,等“小渔网”扩大到四人时,重新组成二个“小渔网”进行活动。以此类推,逐渐组成许多“小渔网”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。

  规则:

  (1)“小渔网”不得松手触人。

  (2)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,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。

  二、熟悉球性

  方法:球绕肘转、绕腰、膝转、“8”字绕环,指尖拨球,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。

  教法:讲解,示范,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。要求:“鱼”要机智、灵活、勇敢。“鱼网”要动脑筋、协力、果断、快速。

  二、组织:散点练习

  教法:讲解、示范,指导学生自由模仿、创造练习。

  要求:球尽量不要落地。

  基本部分

  一、运球:

  A、高低运球,

  B、单手前后左右运球,

  C、左右手交替运球,

  D、体前变向运球,

  E、胯下运球,

  F、急停急起运球。

  重点:运球的手型,按拍球的部位、力量。

  要求:原地和行进间交替进行。护球尽量眼睛注意前方。

  二、抢运球

  方法:在整个篮球场上进行。一半同学持球,另一半同学无球。游戏开始,持球同学在场内运球,在运球中要躲避无球同学的抢断,无球同学则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断球,一旦抢到球后互换。

  规则:

  A、无球者不得用推、拉等犯规动作抢球,

  B、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或违例情况,按被抢断论处。重点:对球的控制与掌握难点:技术要准确熟练

  三、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

  重点:上下肢协调配合

  四、原地二人一球运球、传球

  重点:技术的衔接连贯

  五、4人一球,行进间运球后传球

  重点:弧线运球、跑动、双手胸前传接球。

  六、4人一球,一人防守,三人传接球。

  要求:双手传接球,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,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。

  七、接龙传球接力比赛

  方法:分两组进行,左右间隔2-3米,前后间隔4-5米,“接龙”传球20只球,以完成时间和成功率多少定胜负。

  重点:传接球的快速能力和准确性。

  一、组织:在篮球场内散点练习

  教法:教师讲解、示范,指导学生自由模仿、创造练习。教师巡视、指导、纠错。

  二、组织:同上在球场内散点

  教法:教师讲解、示范、学生练习。

  要求:先进行一对一的“抢运球”练习,然后共同“抢运球”严格按照规则进行。

  三、四练习的组织

  教法:讲解、示范、纠错,教师巡视指导。

  五、六练习的组织、七练习的组织。

  教法:讲解、示范,练习,比赛。要求:先练习,后比赛。

  结束部分

  一、整理运动:伸展放松操1-4节。

  二、小结,本课优缺点,收回器材。组织:散点,宣布下课。教法:听音乐,教师讲解、示范,学生模仿练习。组织:成四列横队集合。备注,器材,蓝球,24个。

  课的预计

  1、练习密度:55%左右;

  2、运动负荷:中上;

  3、平均心率:130次/分左右

  4、最高心率:180次/分。心率曲线

体育课篮球投篮教案 篇5

  活动设计背景

 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,让孩子在运动中寻找快乐

  活动目标通过游戏、锻炼幼儿手臂肌肉和控制能力。锻炼幼儿的手、眼的协调能力。发展走、跑、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、协调性。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。乐于参与体育游戏,体验游戏的乐趣。

  活动准备

  球,篮子

  活动过程

  1、老师拿出球,问幼儿在家玩过球没有,喜欢不喜欢玩球、老师;今天我教给大家一种新的玩法,投篮。

  2、让幼儿排好队,带到操场上。

  3、老师向幼儿介绍活动方法,每次上来一次好朋友在划线的地方站好,双手握住球,向篮里投去,投进为赢,投不进为输,没人投三次,依次往下轮。

  4、老师向幼儿介绍动作要领,双手托球过头部,瞄准篮筐,让手指拨动球,手腕发力,上身倾斜,把球往篮里投,老师及时表扬投的好的小朋友。

  5、让幼儿按照活动方法和要领进行投篮。

  6、让投的好的朋友再为表演一次。

Leave a comment

COMMENTS
Lynn Rath

新颖的背景分析,让人印象深刻。

On January 27, 2025, 05:08

Herbert O"Keefe

实用的思路结构,非常的引人入胜。

On February 02, 2025, 08:07

Edmund Koss

深刻的创新性论证,让人印象深刻。

On March 13, 2025, 08:57

Charity Purdy

透彻的主题和立场内容,需要多读几遍!

On March 22, 2025, 09:02

Josiah Kertzmann

详细的情感表达结论,让人印象深刻。

On March 31, 2025, 20:55

Suzanne McClure

生动的分析结构,需要多读几遍。

On April 11, 2025, 02:07